第十九章:钱荒问题-《宋神宗新传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吕嘉问是历史上王安石推行市易法的主持者,字望之,被称为王安石的“贸易霸主”。

    自己的手下越级向皇帝要赏,王安石也不恼怒,好像看到小孩子玩把戏一般,笑嘻嘻地说道:“遵旨。有了这些交子,以后大宋就不再有钱荒之忧了,望之的确功不可没。”

    吕嘉问听到了王安石如此说,还真像小孩子被大人发现了小秘密一般,站立不安起来。

    “钱荒?先生以为,钱荒原因何在?可是铸的铜钱不够?”赵顼一直想不通,为什么大宋铸的铜钱这么多,仍然闹钱荒,最后不得不铸笨重的铁钱。

    “大宋之困顿,并非国库空虚,国弱民贫,实在是钱荒所致。钱荒日益严重,周转不济,大商人大地主这些兼并之家便有了钻营的空间。大宋变法之要,唯在理财。圣上的交子策可谓直指扼要。”王安石没有直接回答赵顼的问题,而是不由得感叹了一番。

    王安石的确有经济头脑,这点赵顼非常清楚。历史上,王安石在明州鄞县做县令时,江南阴雨连绵,颗粒无收,粮价飞涨,唯有王安石的治县,粮价稳定,犹如世外桃源。这个小故事,后世时,赵顼在网上看过。

    发行交子,赵顼可没有考虑到宋朝的危机其实是钱荒的危机,他要做的是把民间财富转为国家能掌控的财富,即便是国家负债运行,也能逐步缩小大宋存在的贫富差距,以聚集人心,聚集人力物力,对外扩张。

    赵顼不知道的是,他歪打正着,解决的大宋的钱荒问题。正是因为这个,王安石对他非常信服,对变法的成功充满了信心。宋朝处于生产方式转型的时期,逐步向商业社会转变。但是宋朝不是小国,经济发展不平衡,商业的力量局限于某个地区,还不至于撼动王朝的上层建筑。所以交子会子都只存在于商品经济较发达成都和江南。这种弱小的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东西,很容易被王朝战争所扼杀。

    “先生,朕没有听明白。”赵顼一阵云里雾里,不知道王安石在说什么。

    “圣上,朝廷无钱,常以丝绢等实物向百姓征税。百姓生产都不过是粮食粗布而已。许多官吏与大商人勾结,所征之物,往往是百姓不能生产的东西。最后百姓不得不低价出售生产所得换取纳税之物。这一层过后,百姓哪里还有积蓄,其中的利润都被大商人盘剥了。微臣曾经所讲的均输法就是要应对此事。不过,新法规定,征税只征交子,朝廷所需一律采购。以后朝廷以平价向百姓收购粮食充实常平仓,百姓也就有了交子纳税,商人再无渔利的可能。”王安石说着,一副疲惫的样子。吕嘉问意会,连忙端来两把椅子。

    “先生这么说,朕倒是明白了一些,只是这钱荒的问题,朕还是没有搞明白。这和官商勾结有什么关系?”赵顼思索了片刻,还是没有搞明白,便微微一笑,接着问道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